本报北京3月25日电(记者李蕾)10余年来,影片改革不断突破原有体制束缚,简政放权,使影片产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影片主管部门陆续取消了“一般题材影片剧本审查”“影片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独立从事影片摄制业务审批”等10项行政审批。
上述审批均由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影片管理条例》设立。例如“影片剧本审查”,是为了防止影片片中载有禁止的内容,对准备投拍的影片剧本进行事前审查。在这一轮行政审批改革中,明确为一般题材影片无须再提交影片剧本,只需提交梗概备案,20个工作日内即可对社会进行公示并投拍。而与此同时,涉及重大题材、国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军事等方面题材的,仍然需要提交剧本进行审查。这样一来,既解放了生产力,又注重维护学问安全、进行有效管理。
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影片产业促进法》3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贯彻“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除已明确取消的10项行政审批以外,还实质上取消了“影片制片单位设立、变更、终止”审批。依据2002年之前的管理办法,必须先经国务院广播影片电视行政部门审批同意“设立影片制片单位”并取得《摄制影片许可证》(“长期证”),才能到工商部门“设立”影片制片单位,从事影片摄制业务。这就为影片制片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影片管理条例》也规定了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可以申领《摄制影片许可证(单片)》(“单片证”)并拍摄影片,这实际上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辟改革的新路径。2006年《影片剧本(梗概)备案、影片片管理规定》进一步放宽了影片剧本(梗概)备案的条件,并将部分审查权限下放到省级。经过多年改革,“设立制片单位审批”名义上虽然得以保留,但其实质已接近取消。2014年将该审批下放到省级;2016年,国务院广播影片电视行政部门同意取消该项审批,并明确在2017年影片产业促进法实施后彻底取消。
影片简政放权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我国故事片产量220部,全国票房20亿元。到2016年,国产故事片772部,全国票房492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城市主流院线银幕数41179块,跃居世界第一,活跃的影片拍摄主体达千余家。
最新推荐
点击排行
- 417241威尼斯娱乐召开十八届七次全委(扩…
- 3113922017年“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
- 193513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
- 139864关于加强和规范工人学问宫管理的意…
- 119635市总工会副主席杨隽深入基层慰问劳…
- 116106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全力推动工会宣传…
- 95487威尼斯娱乐召开工会工作务虚会议…
- 93308威尼斯娱乐开展2018年春节送温暖…
- 90439威尼斯娱乐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席宣…
- 780710温暖送到心坎上 帮扶落到精准处…
近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