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暖人心: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法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用法治保障和增进人民福祉,让亿万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盛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如火如荼。6月20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瓦窑村村委会,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这里召开,不少群众激动地流下热泪。
“中央督导组到大家这里来,我一晚上没睡着觉,压在大家心上20年的大山,就要搬掉了……”
在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直接推动下,呼和浩特市打掉了以刘某琴为首的“村霸”黑恶势力团伙。该团伙盘踞东瓦窑村近20年,欺压当地百姓、侵害群众利益。
扫黑除恶,就是要扫出一片朗朗晴天,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决胜全面小康。
2018年以来,扫黑除恶发起总攻动员、掀起强大攻势。从湖南彻查新晃一中“操场埋尸”案,到云南深挖孙小果案,再到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原书记、原区长等14名涉黑“保护伞”被查处,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同步推进,广大群众拍手称快,国家政权基础更加稳固。
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如习大大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法治中国建设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所需,为社会生活铸造坚实后盾——
“对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重大安全问题,要拿出治本措施,对违法者用重典,用法治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大大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真抓实干,才能保证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个个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督察组直插一线,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不走设计路线,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重点领域的司法难点,全力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开展全国集中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整治问题6242个;开展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工作,检查企业(点位)41.15万个;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1194个问题涉及的1507个责任人实施问责……2018年,各地各部门加大力度重拳出击,确保法律法规“长出牙齿”,为民解忧。
从办理身份证到机动车年检,从寻求法律服务到反映自身诉求,百姓身边“点滴事”,直接影响亿万群众对法治建设的切身感受。
人民法院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中心,四级检察院同步完善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安机关持续推出驾照全国“一证通考”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司法行政机关推动公证服务“最多跑一次”,多地信访部门窗口从“隔墙喊”变“坐下谈”……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呼应民生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法治建设“暖心”举措,正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涌现。
法治中国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织密公民权利保障的严密法网,破除社会治理痼疾顽瘴——
1963年,“枫桥经验”从浙江诸暨干部群众的创新实践中诞生,半个多世纪来不断传承、历久弥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枫桥经验”扩展到经济、政治、学问、社会、生态等领域,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积极回应人民新期待,广泛吸纳群众智慧,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2017年9月,习大大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代表。他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一组数据记录着城乡社区治理建设日益加快的步伐:2018年,全国共建成综治中心61万余个、人民调解委员会75万余个,调解矛盾纠纷953.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7.9%;全国建立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91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9万个,覆盖率达99.97%和96.79%。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为民执法、严惩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
2018年,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破获涉枪涉爆案件3.7万起。
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127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606个。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3879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415人、移送司法机关1899人。
……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规范的程序、科学的决策维护重大公共利益、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习大大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亦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法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更要扬善惩恶、树风立德,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中,“法治”二字分量厚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鲜明特色。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集体学习。习大大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制定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维护英烈尊严与形象,到依法惩治“精日”行为弘扬民族精神;从合力惩戒“老赖”打造诚信社会,到集中整治“霸座”“抢夺公交车方向盘”树立规矩意识……近年来,法治和德治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
人民权益要靠法治保障,法治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将法治精神融进民族精神血脉,推动全民守法成为常态,这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2017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国家机关首次被明确为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2018年,第一批中央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出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7个中央国家机关出台了“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意见。
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到开展宪法宣传周,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机关、乡村、社区、学校到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一个人人参与法治建设、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正在全社会春风化雨、沁人心田。
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更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
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清廉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回望来路,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社会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打开新局面。
展望未来,在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方兴未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起更加有力的坚实保障。
最新推荐
点击排行
- 469601威尼斯娱乐召开十八届七次全委(扩…
- 3626922017年“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
- 267943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
- 228644关于加强和规范工人学问宫管理的意…
- 171655市总工会副主席杨隽深入基层慰问劳…
- 169576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全力推动工会宣传…
- 147197威尼斯娱乐召开工会工作务虚会议…
- 144438威尼斯娱乐开展2018年春节送温暖…
- 141509威尼斯娱乐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席宣…
- 1319610市总工会领导
近期推荐